COPYRIGHT©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.hzeyun.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201000
来源:慧正资讯 2025-08-19 13:53
慧正资讯,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,朗盛集团正积极调整业务架构,优化全球生产网络。在缩减欧美部分产能的同时,朗盛持续加码对中国市场的投入,展现出对亚太区域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。
朗盛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销售额为14.7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123亿元),同比下降12.6%;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(EBITDA)为1.5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11.7亿元),利润率降至10.2%。上半年整体销售额为30.67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257亿元),净亏损1.02亿欧元(约合人民币8亿元)。业绩下滑主要受全球需求疲软、销量下降及业务重组影响。
为提升运营效率,朗盛于2025年4月完成向日本宇部兴产出售聚氨酯系统业务部,彻底退出聚合物领域,此举带来3100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2.4亿元)正向现金流。同时,公司启动全球产能优化计划:关闭德国克雷菲尔德-乌尔丁根己烷氧化工厂,逐步停止英国威德斯香料化学品及美国埃尔多拉多溴产品生产。预计到2027年,这些措施将年均节省5000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3.9亿元),但将导致约135个岗位裁减。
朗盛CEO及管理董事会主席常牧天(Matthias Zachert)
与欧美收缩形成鲜明对比,朗盛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持续深化。朗盛CEO及管理董事会主席常牧天(Matthias Zachert)在接受《慧正资讯》采访时表示,“朗盛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,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尽管当前中国经济步入‘稳定期’,增长速度有所放缓,但朗盛将更加关注中国本地经济和国内市场。过去5-10年,中国化工行业产能大幅增长,目前正处于整合阶段,部分中小规模细分领域将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。朗盛对中国过去20年取得的市场发展成就充满敬意,并对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的表现充满信心。”
根据慧正资讯的了解,过去20年间,朗盛不断对中国市场进行投资。朗盛莱茵化学青岛生产基地自1995年成立以来,已经经历了多次扩建,并增加了多条生产线,包括润滑油添加剂生产线的启动、加工助剂产能的扩大以及莱茵能生产线的引入。产能的本土化,也让朗盛有能力与更多的中国客户携手合作,共同开发出解决方案,共创美好未来。例如,国产大飞机C919的润滑油认证、青岛莱茵化学基地的扩建以及朗盛亚太应用开发中心在上海的设立,均体现了朗盛技术本地化落地的成果。
在经营和研发端,2018年,朗盛在上海设立其亚太区总部,覆盖大中华区、日本、韩国和东盟国家。2021年,朗盛亚太应用开发中心(AADC)正式投入运营。这是朗盛在上海化学工业区Innogreen投入运营的首个项目,也是朗盛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、最现代化的研发中心。
在生产端,朗盛宁波工厂采用自主开发的“宁波工艺”专利技术生产氧化铁红颜料,通过循环利用并高效处理副产品,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碳排放。凭借这一创新工艺,宁波工厂于2018年荣获中国工信部“国家级绿色工厂”称号,成为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氧化铁制造商。此外,宁波工厂还在2023年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“2022年度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(氧化铁系颜料)”称号,彰显了其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贡献。
买化塑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在全球化学品销售额中,中国占比高达40%,这个数值有望在2030年增长到近50%。除了规模增长之外,中国对化学品的需求也呈现出“可持续发展”的明确方向。面向未来,朗盛制定了清晰的碳中和路线图:到2040年实现生产和能源使用的气候中立,到2050年实现整个价值链的气候中立。目前,朗盛在这方面的努力已获国际权威认可——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欧洲排名第一、全球第四;ISS ESG评级位列化工行业前列;MSCI ESG连续四次确认AA评级;EcoVadis金牌认证则彰显其全价值链的可持续管理能力。
朗盛大中华区总裁罗高名(Michael Rockel)
朗盛大中华区总裁罗高名(Michael Rockel)认为,以本土需求为先,是朗盛中国的重要战略方向,他表示,“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,包括对可持续和高科技化学品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需求,将为朗盛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大量的机会。我们将充分利用我们的研发资源和人才,提供本地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,以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。”